3月26日下午,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兽医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承担的青海省科技厅科技援青合作专项“羊主要病毒性疫病防控新技术研究示范”进行了验收。与会专家听取了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充分讨论和评议后认为项目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各项任务和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畜牧业在青海省农业生产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是繁荣地区经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引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养羊业的发展,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重大动物疫病如口蹄疫、羊痘、羊口疮等疫病时有发生,由于这些病毒性疫病具有发病急、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毒传播迅速,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对羊产业的发展和畜牧经济都造成惨重的损失。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青海省养羊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口蹄疫病毒等一、二类病原的相关研究有严格的生物安全要求,我省对于这些疫病的研究也相对滞后。因此,迫切需要快速提升疫病的防控能力和新技术研发的能力。通过引进高新防控技术,建立疫病防治和净化技术体系,快速提升我省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提高养殖水平。
近几年来我国口蹄疫依然有零星散发,流行的主要为O型为主,青海省羊上未发现口蹄疫情,主动监测也未发现口蹄疫病毒感染的情况。用血清学、PCR技术、病毒分离等方法,对4种羊主要病毒性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到绵羊痘病毒2株、羊口疮病毒4株;对1株羊口疮病毒毒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引进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免疫羊12539只,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达到84.9%和87.1%以上,3ABC抗体阳性率降低至3.2%;引进羊痘活疫苗和羊口疮活疫苗,免疫羊10999只,羊痘免疫抗体合格率达90.3%以上;引进系列诊断试剂并检测血清1594份。授权发明专利1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件;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2篇,中文核心6篇;培养博士1名,硕士3名;引进净化新技术在4个规模养殖场进行示范;培训农牧民369人次。通过共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新型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技术,提升了我省科研人员在流行毒株分离鉴定、制苗毒株筛选、疫病快速诊断、分子疫苗和诊断新技术研究方面的能力和自主研发防控新产品的后续动力。